
- 本书的开始内容 - -1页
- 非典型担保专题 - 1页
- 股权让与担保效力的解释论[1]——基于裁判的分析与展开 - 3页
- 一、股权让与担保的对内效力 - 4页
- 二、股权让与担保中的流质条款 - 8页
- 三、股权让与担保中担保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 10页
- 四、股权让与担保的对外效力:担保权人与公司的关系 - 12页
- 五、股权让与担保的对外效力:与外部第三人的法律关系 - 14页
- 六、小结 - 20页
-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商铺租赁权担保:体系定位与法律效力[1] - 22页
- 一、商铺租赁权担保实践:在信贷与司法之间 - 23页
- 二、商铺租赁权担保的体系定位:抵押抑或质押 - 27页
- 三、商铺租赁权担保的法律效力:基于解释论的分析 - 33页
- 四、商铺租赁权担保的公示方法:登记制度的构建 - 36页
- 五、小结 - 40页
- 所有权保留交易中的物权变动与权利冲突 - 40页
-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1] - 43页
- 二、所有权保留及其性质 - 46页
- 三、所有权保留交易中的物权变动 - 49页
- 四、所有权保留买卖中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 - 50页
- 五、小结 - 52页
- 动产让与担保的立法论[1] - 54页
- 一、动产让与担保可否法典化 - 55页
- 二、动产让与担保与动产抵押:并存抑或择其一 - 63页
- 三、动产让与担保的法律构成:所有权构造抑或担保权构造 - 68页
- 四、动产让与担保的公示方法:登记抑或其他 - 73页
- 五、动产让与担保的实行:归属清算抑或变价清算 - 79页
- 六、小结 - 83页
- 担保登记专题 - 89页
- 纳税担保登记制度研究[1] - 8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91页
- 二、不同纳税担保性质学说之下的登记观 - 92页
- 三、纳税担保登记的基本法理 - 93页
- 四、纳税担保登记制度的具体设计 - 95页
- 四、小结 - 99页
- 应收账款出质登记制度研究[1] - 9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100页
- 二、应收账款出质登记程序的启动模式:单方申请主义抑或双方申请主义 - 101页
- 三、应收账款出质登记机构的审查责任:实质审查抑或形式审查 - 105页
- 四、应收账款出质登记的内容:文件登记抑或声明登记 - 109页
- 五、小结 - 114页
- 应收账款质权登记的法理[1] - 115页
- 一、登记之于应收账款质权设定的意义 - 116页
- 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的立法权限与应收账款转让的登记 - 122页
- 三、登记程序的启动与登记协议的上传 - 127页
- 四、声明登记制与登记事项的修改 - 129页
- 五、登记错误与异议登记 - 132页
- 六、小结 - 135页
- 统一动产融资登记公示制度的建构[1] - 13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137页
- 二、可予登记的动产担保交易类型 - 140页
- 三、动产融资登记机关之整合建构 - 147页
- 四、声明登记制之下的登记内容和登记程序 - 156页
- 五、小结 - 165页
- 中国担保法制的解释适用与展望 - 167页
- 不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的解释论:《物权法》第191条及其周边[1] - 167页
- 一、引言 - 169页
- 二、抵押人是否丧失抵押物的处分权? - 170页
- 三、抵押权是否具有追及效力? - 172页
- 四、抵押物转让时,抵押权人同意有何法律意义? - 175页
- 五、《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是否规定了受让人的涤除权 - 178页
- 六、小结 - 179页
- 流质契约的相对禁止[1]——基于裁判分歧的思考 - 181页
- 一、流质契约的司法观察 - 182页
- 二、流质契约解禁的理论之争 - 187页
- 三、流质契约绝对禁止模式松动的比较法观察 - 192页
- 四、流质契约相对禁止的具体路径:清算及登记 - 196页
- 五、小结 - 202页
- 动产抵押登记的审查责任——基于裁判分歧的分析和展开[1] - 206页
- 一、声明登记制之下的形式审查 - 207页
- 二、动产抵押登记审查的法律依据 - 216页
- 三、动产抵押登记中对当事人身份的审查 - 221页
- 四、动产抵押登记中对抵押物的审查 - 225页
- 五、小结 - 233页
- 海域使用权抵押权的体系定位与制度完善[1]——兼及物权法上的类推适用 - 235页
- 一、权利抵押权抑或权利质权——海域使用权作为担保工具的体系定位 - 236页
- 二、海域使用权抵押权的设立 - 237页
- 三、海域使用权抵押权的登记 - 239页
- 四、海域使用权抵押权的实现 - 241页
- 民法典中担保物权的体系重构[1] - 247页
- 一、典当权的体系定位 - 248页
- 二、权利质权的体系地位 - 254页
- 四、所有权担保的法律构成 - 261页
- 五、小结 - 270页
- 担保物权司法解释起草中的重大争议问题研究[1] - 27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271页
- 二、越权担保效力认定中的解释路径 - 274页
- 三、对金融担保创新的司法态度 - 281页
- 四、人保与物保并存时的责任承担机制 - 291页
- 五、小结 - 301页
- 民法典担保物权法编纂:问题与展望[1] - 30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303页
- 二、担保物权种类的增设和章节体系的调整 - 305页
- 三、担保财产范围的扩充 - 311页
- 四、担保物权设定规则的修正 - 316页
- 五、担保物权效力规则的修正 - 322页
- 六、担保物权实行的修正 - 327页
- 七、小结 - 332页
- 域外担保法制观察 - 335页
- 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动产担保物权编评注(下)[1] - 335页
- 第五章 违约前的规则 - 335页
- 第一节 一般原则 - 337页
- 第二节 担保财产 - 341页
- 第三节 当事人变更 - 354页
- 第四节 担保权人告知担保物权内容的义务 - 361页
- 第六章 消 灭 - 362页
- 第七章 违约和担保物权的实现[1] - 362页
- 第一节 一般规则 - 377页
-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实现 - 394页
- 第三节 保留所有权交易的特殊规则 - 426页
- 美国动产担保交易法
本文根据《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动产担保交易”(2017年版本)翻译,是在本书作者2006年出版的《美国统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评述(第三卷)》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感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孙新强教授,他就翻译文本提出了详尽的批评意见,借由本书出版的机会,我修正了其中的错译、误译之处。当然,中美两国之间的商事实践、法律体系存在重大差异,术语之间尚无法精准对译。本书除了在相应术语之后括注英文原文之外,在易生歧义之处,另以脚注形式加以说明。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统一商法典》的官方 - 426页 - 第一章 总 则 - 426页
- [第一节 简称、定义和基本概念] - 431页
- [第二节 本编的适用] - 449页
- 第二章 担保合同的效力;担保权的有效成立;担保合同当事人的权利 - 449页
- [第一节 效力与有效成立] - 452页
-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 - 456页
- 第三章 公示与优先顺位 - 456页
- [第一节 公示与优先顺位的法律适用] - 460页
- [第二节 公示] - 464页
- [第三节 优先顺位] - 474页
- [第四节 银行的权利] - 489页
- 第四章 第三人的权利 - 490页
- 第五章 登记 - 490页
- [第一节 登记机关;担保声明书的内容和效力] - 498页
- [第二节 登记机关的职责与运行] - 510页
- 第六章 违约 - 510页
- [第一节 违约与担保权的实行] - 522页
- [第二节 不遵守本编规定] - 541页
- 第七章 过渡条款 - 546页
/554

显示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