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书的开始内容 - -1页
- 【第一部分·条文全本】 - 1页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 1页
- 一、买卖合同的成立及效力 - 3页
- 二、标的物交付和所有权转移 - 4页
- 三、标的物风险负担 - 4页
- 四、标的物检验 - 5页
- 五、违约责任 - 6页
- 六、所有权保留 - 8页
- 七、特种买卖 - 8页
- 八、其他问题 - 9页
- 【第二部分·新闻问答】 - 11页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宋晓明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答记者问 - 13页
- 【第三部分·条文释义】 - 23页
- 导 言〖背景·内容·依据〗 - 23页
- 【主旨】 - 23页
- 【释义】 - 23页
- 一、起草之背景 - 25页
- 二、解释之内容 - 25页
- (一)切实维护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 - 26页
- (二)科学而稳妥地认定买卖合同的效力 - 26页
- (三)明确标的物交付和所有权转移规则 - 27页
- (四)弥补关于风险负担规则的法律空白 - 28页
- (五)明确标的物检验的合理期间及效果 - 29页
- (六)细化违约责任认定的具体标准内容 - 29页
- (七)提高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实务操作性 - 30页
- (八)合理解决特种买卖的实务争论问题 - 30页
- 三、制定之依据 - 31页
- 四、解释之意义 - 32页
- 第一编‖买卖合同的成立及效力 - 35页
- 第一条 〖买卖合同成立的证明与认定〗 - 35页
- 【主旨】 - 35页
- 【释义】 - 35页
- 一、买卖合同成立的证明 - 37页
- 二、交货凭证对买卖合同成立的证明力 - 41页
- 三、结算凭证对买卖合同成立的证明力 - 45页
- 四、债权凭证对买卖合同成立的证明力 - 48页
- 【适用】 - 48页
- 一、注意不同证据证明力的差异 - 48页
- 二、注意对案件关键事实的查明 - 49页
- 第二条〖预约效力·违约救济〗 - 49页
- 【主旨】 - 49页
- 【释义】 - 50页
- 一、预约与本约之间的关系 - 51页
- 二、预约合同的法律效力 - 54页
- 三、预约合同的违约救济 - 58页
- 【适用】 - 58页
- 一、注意区分预约合同与优先协议 - 66页
- 二、注意区分预约与缔约过失责任 - 67页
- 第三条〖无权处分·买卖合同效力〗 - 67页
- 【主旨】 - 67页
- 【释义】 - 69页
- 一、无权处分辨析 - 70页
- 二、合同效力之争 - 72页
- 三、案例之评析 - 81页
- 【适用】 - 81页
- 一、注意区分出卖他人之物与出卖将来之物 - 86页
- 二、注意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物权行为理论 - 87页
- 第四条〖电子交易合同成立及效力〗 - 87页
- 【主旨】 - 87页
- 【释义】 - 87页
- 一、电子交易合同的界定 - 88页
- 二、电子签名的重要作用 - 89页
- 三、电子交易合同特殊性 - 90页
- 【适用】 - 90页
- 一、注意《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均应适用 - 90页
- 二、注意从广义上理解电子交易合同的具体形式 - 94页
- 三、注意电子交易合同的特殊规则 - 96页
- 四、电子交易合同是一种特殊的书面形式 - 100页
- 五、电子签名与传统签章具有同等的效力 - 101页
- 六、电子证据具有书证的证据效力 - 102页
- 七、需要思考的其他问题 - 103页
- 第二编‖标的物交付和所有权转移 - 105页
- 第五条〖电子信息产品的交付〗 - 105页
- 【主旨】 - 105页
- 【释义】 - 107页
- 一、电子信息产品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 - 108页
- 二、电子信息产品买卖合同中交付的认定 - 114页
- 三、电子信息产品交付的法律效力 - 116页
- 【适用】 - 116页
- 一、注意与相近法律规定的区别 - 117页
- 二、注意分段交付时交付之认定 - 118页
- 第六条〖多交标的物之保管〗 - 118页
- 【主旨】 - 118页
- 【释义】 - 119页
- 一、合理保管费用之负担 - 120页
- 二、保管期间的损失承担 - 120页
- 【适用】 - 120页
- 一、注意合理费用的范围 - 120页
- 二、交付方式与保管条件 - 124页
- 第七条〖有关单证和资料的范围〗 - 124页
- 【主旨】 - 124页
- 【释义】 - 124页
- 一、“有关单证和资料”的性质和范围 - 126页
- 二、合同义务在审判实践中的分类 - 128页
- 三、违反从合同义务的抗辩与救济 - 131页
- 【适用】 - 131页
- 一、注意正确理解“有关单证和资料”的范围 - 137页
- 二、注意可以单独诉请交付“有关单证和资料” - 137页
- 三、“有关单证和资料”交付与否不影响标的物的风险转移 - 138页
- 第八条〖发票的证明力〗 - 138页
- 【主旨】 - 138页
- 【释义】 - 138页
- 一、发票的概念及分类 - 140页
-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证明力 - 142页
- 三、普通发票的证明力 - 151页
- 【适用】 - 151页
-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本身只是交易双方的结算凭证 - 151页
- 二、仅凭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证明标的物已经交付 - 153页
- 三、仅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不能证明货款已经支付 - 155页
- 第九条〖普通动产·多重买卖的履行顺序〗 - 155页
- 【主旨】 - 155页
- 【释义】 - 157页
- 一、多重买卖的合同效力认定 - 158页
- 二、多重买卖的合同履行顺序 - 161页
- 三、多重买卖的债权法之救济 - 164页
- 四、相关案例之评析 - 169页
- 【适用】 - 169页
- 一、注意区分多重买卖合同与出卖他人之物的合同 - 171页
- 二、注意物权法救济手段与债权法救济手段的衔接 - 172页
- 第十条〖特殊动产·多重买卖的履行顺序〗 - 172页
- 【主旨】 - 172页
- 【释义】 - 173页
- 一、特殊动产物权变动要件之争 - 174页
- 二、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分类研析 - 178页
- 【适用】 - 178页
- 一、因交付取得所有权与因善意登记取得所有权之关系 - 182页
- 二、注意正确认识特殊动产登记的性质和作用 - 183页
- 第三编‖标的物风险负担 - 185页
- 第十一条〖标的物需要运输〗 - 185页
- 【主旨】 - 185页
- 【释义】 - 187页
- 一、风险负担基本范畴之界定 - 188页
- 二、买卖合同风险负担基本规则 - 192页
- 三、送交买卖风险之负担规则 - 203页
- 四、制定本条解释之主要考虑 - 209页
- 【适用】 - 209页
- 一、注意区分赴偿之债、往取之债和送交之债不同交付地点 - 209页
- 二、注意准确理解货交第一承运人风险转移规则的法理逻辑 - 225页
- 第十二条〖特定地点风险转移规则〗 - 225页
- 【主旨】 - 225页
- 【释义】 - 225页
- 一、货交承运人的类型化及法律漏洞补充 - 227页
- 二、买受人承担标的物风险后的救济途径 - 230页
- 【适用】 - 246页
- 一、区分向买受人交付和向承运人交付两种情况 - 246页
- 二、统筹考虑买卖合同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合同 - 247页
- 第十三条〖路货买卖出卖人隐瞒风险事实之风险负担〗 - 247页
- 【主旨】 - 247页
- 【释义】 - 247页
- 一、路货买卖的特殊问题 - 248页
- 二、《公约》第68条规范意旨之梳理 - 249页
- 三、司法解释起草过程中的主要考虑 - 253页
- 【适用】 - 253页
- 一、本条规定排除当事人另有约定 - 253页
- 二、注意对出卖人主观方面的查明 - 256页
- 第十四条〖未经特定的标的物风险负担〗 - 256页
- 【主旨】 - 256页
- 【释义】 - 256页
- 一、种类物、特定物和非特定物的概念体系 - 257页
- 二、种类之债的特定化 - 262页
- 三、特定化与风险转移之间的关系 - 265页
- 【适用】 - 265页
- 一、注意特定化乃风险转移之前提 - 265页
- 二、特定物与非特定物的划分标准 - 266页
- 第四编‖标的物检验 - 267页
- 第十五条〖标的物数量和外观瑕疵检验〗 - 267页
- 【主旨】 - 267页
- 【释义】 - 269页
- 一、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法律构成 - 270页
- 二、本司法解释关于物的瑕疵分类 - 278页
- 三、买受人的及时检验、异议和通知义务 - 287页
- 【适用】 - 287页
- 一、注意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加害瑕疵给付责任 - 293页
- 二、注意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产品责任 - 294页
- 三、注意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附随义务之违反 - 295页
- 第十六条〖向第三人履行情形之检验标准〗 - 295页
- 【主旨】 - 295页
- 【释义】 - 295页
- 一、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 297页
- 二、向第三人履行的质量检验标准 - 304页
- 【适用】 - 304页
- 一、区分向第三人给付契约和经由被指令人而为交付之合同 - 312页
- 二、注意经由被指令人而为交付合同中被指令人的地位 - 313页
- 第十七条〖提出异议的合理期间〗 - 313页
- 【主旨】 - 313页
- 【释义】 - 313页
- 一、瑕疵检验期间的含义 - 314页
- 二、认定合理期间应考虑的合理因素 - 317页
- 三、两年期间的性质认定 - 323页
- 【适用】 - 323页
- 一、要明确适用“合理期间”的两个起算点 - 323页
- 二、注意合理确定买受人通知的“合理期间” - 324页
- 第十八条〖检验期间或质量保证期间过短〗 - 324页
- 【主旨】 - 324页
- 【释义】 - 325页
- 一、约定检验期间过短的规制思路 - 326页
- 二、标的物检验期间与质量保证期间的法律适用 - 329页
- 三、法定检验期间和质量保证期间优先适用 - 332页
- 【适用】 - 332页
- 一、注意区分普通民事买卖和商事买卖 - 332页
- 二、正确把握质量保证期间与合理检验期间之间的关系 - 333页
- 第十九条〖瑕疵异议之效果〗 - 333页
- 【主旨】 - 333页
- 【释义】 - 333页
- 一、买受人在检验期间作出异议通知之法律效果 - 334页
- 二、买受人的履约行为不能视为接受标的物 - 337页
- 【适用】 - 337页
- 一、区分异议通知和瑕疵担保责任救济权并适用不同期间 - 342页
- 二、注意区分买受人的使用情况与标的物瑕疵之认定规则 - 343页
- 第二十条〖异议期间经过后之法律效果〗 - 343页
- 【主旨】 - 343页
- 【释义】 - 343页
- 一、买受人未在检验期间内提出瑕疵异议的法律后果 - 344页
- 二、出卖人在检验期间经过之后自愿承担责任的效力 - 348页
- 【适用】 - 348页
- 一、注意衡平因拟制合格产生的价值冲突 - 353页
- 二、正确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确定责任范围 - 354页
- 第五编‖违约责任 - 355页
- 第二十一条〖质量保证金〗 - 355页
- 【主旨】 - 355页
- 【释义】 - 355页
- 一、质量保证金的内涵及功能 - 357页
- 二、质量保证金的性质和特点 - 359页
- 三、质量保证金与相关制度之比较 - 360页
- 四、质量保证金的交付 - 362页
- 五、承担质量保证金责任的条件 - 363页
- 六、质量保证金与违约责任的关系 - 365页
- 【适用】 - 365页
- 注意当事人主观状态对质量保证金责任适用条件的影响 - 366页
- 第二十二条〖修理费用之负担〗 - 366页
- 【主旨】 - 366页
- 【释义】 - 368页
- 一、在质量异议期内提出质量异议 - 369页
- 二、存在法定的修理事由 - 371页
- 三、买受人主张的费用合理 - 371页
- 【适用】 - 371页
- 注意质量检验、质量异议、主张修理、费用负担之间逻辑关系 - 374页
- 第二十三条〖减价责任〗 - 374页
- 【主旨】 - 374页
- 【释义】 - 374页
- 一、减价的涵义及制度渊源 - 375页
- 二、减价权的性质 - 377页
- 三、减价的条件 - 378页
- 四、减价与其他违约责任的关系 - 380页
- 五、减价的计算标准 - 382页
- 【适用】 - 382页
- 注意把握减价与瑕疵程度、过错等的关系 - 384页
- 第二十四条〖逾期付款违约金〗 - 384页
- 【主旨】 - 384页
- 【释义】 - 385页
- 一、逾期付款违约金的内涵及演变 - 386页
- 二、逾期付款违约金与付款期限 - 387页
- 三、逾期付款违约金的主张及其限制 - 388页
- 四、逾期付款违约金的法定与约定 - 390页
- 五、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方法没有约定时的裁判标准 - 392页
- 六、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调整 - 397页
- 七、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时限 - 399页
- 【适用】 - 401页
- 一、注意把握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对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的影响 - 401页
- 二、注意逾期付款违约金与逾期付款损失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402页
- 第二十五条〖违反从给付义务的合同解除〗 - 402页
- 【主旨】 - 402页
- 【释义】 - 402页
- 一、合同义务的类型及区分 - 403页
- 二、违反从给付义务与合同解除 - 405页
- 三、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判断 - 407页
- 【适用】 - 407页
- 注意本条规定与《合同法》第94条第(4)项的关系 - 412页
- 第二十六条〖违约解除与违约金条款〗 - 412页
- 【主旨】 - 412页
- 【释义】 - 413页
- 一、因违约解除合同与违约金条款适用 - 414页
- 二、《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之参照适用 - 425页
- 【适用】 - 425页
- 一、注意合同解除后违约金请求权优先性问题 - 425页
- 二、注意违约金与合同解除后的法定赔偿责任 - 430页
- 第二十七条〖调整违约金的释明权〗 - 430页
- 【主旨】 - 430页
- 【释义】 - 431页
- 一、关于调整违约金的释明权之争论 - 432页
- 二、调整违约金的释明权之适用规则 - 435页
- 【适用】 - 435页
- 一、人民法院能否主动依据职权直接调整违约金数额 - 435页
- 二、注意违约方抗辩推卸责任与主张减轻责任之区分 - 437页
- 三、注意就损失认定而延长或重新确定举证期间问题 - 438页
- 四、注意法官就违约金过高问题未予释明的处理问题 - 439页
- 第二十八条〖定金和赔偿损失之并用〗 - 439页
- 【主旨】 - 439页
- 【释义】 - 440页
- 一、关于定金 - 441页
- 二、定金与违约金、赔偿损失之间的关系 - 444页
- 【适用】 - 445页
- 一、注意定金罚则与合同履行阶段的关系 - 445页
- 二、当事人同时主张继续履行及定金罚则时的处理 - 446页
- 三、注意违约定金和解约定金在解除合同时的区别 - 447页
- 第二十九条〖可得利益损失之赔偿〗 - 447页
- 【主旨】 - 447页
- 【释义】 - 447页
- 一、买卖合同所涉之利益类型 - 448页
- 二、可预见性标准 - 460页
- 三、减轻损失规则 - 462页
- 【适用】 - 462页
- 一、如何确定可得利益损失的数额 - 463页
- 二、可预见性标准的具体运用问题 - 464页
- 第三十条〖混合过错规则〗 - 464页
- 【主旨】 - 464页
- 【释义】 - 466页
- 一、混合过错规则的理论基础 - 467页
- 二、混合过错规则的适用条件 - 469页
- 三、混合过错规则的法律效果 - 471页
- 【适用】 - 471页
- 一、注意区分混合过错规则与双方违约规则 - 471页
- 二、注意区分混合过错规则与减轻损失规则 - 471页
- 三、严格责任原则下亦应适用混合过错规则 - 472页
- 四、存在受害人负责的他人过错亦适用混合过错规则 - 473页
- 第三十一条〖损益相抵规则〗 - 473页
- 【主旨】 - 473页
- 【释义】 - 473页
- 一、损益相抵规则的概念界定 - 474页
- 二、损益相抵规则比较法分析 - 475页
- 三、损益相抵规则的构成要件 - 477页
- 四、损益相抵规则中“利益”之确定 - 479页
- 【适用】 - 479页
- 一、注意违约损害赔偿额计算公式 - 479页
- 二、注意关于“利益”的举证责任 - 484页
- 第三十二条〖瑕疵担保责任减免特约之效力〗 - 484页
- 【主旨】 - 484页
- 【释义】 - 486页
- 一、特约减免瑕疵担保责任的理论及现实基础 - 486页
- 二、约定减免之例外:出卖人存在过错 - 487页
- 【适用】 - 487页
- 一、注意适用本条规定时与拍卖法的衔接 - 489页
- 二、注意适用本条规定时的举证责任分配 - 491页
- 三、注意约定减免瑕疵担保责任的形式要求 - 492页
- 四、注意约定减免瑕疵担保责任与格式条款 - 493页
- 第三十三条〖物的瑕疵担保违约责任〗 - 493页
- 【主旨】 - 493页
- 【释义】 - 493页
- 一、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之定位 - 495页
- 二、如何界定标的物质量瑕疵 - 503页
- 【适用】 - 503页
- 一、注意对买受人主观情形的判断 - 506页
- 二、注意违约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 - 507页
- 三、注意与标的物质量检验的规定结合适用 - 509页
- 四、注意消费品买卖与商事交易买卖之异同 - 510页
- 第六编‖所有权保留 - 513页
- 第三十四条〖所有权保留的适用范围〗 - 513页
- 【主旨】 - 513页
- 【释义】 - 513页
- 一、所有权保留制度概貌 - 515页
- 二、所有权保留的客体 - 524页
- 【适用】 - 524页
- 一、注意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外延 - 524页
- 二、注意所有权保留约定的内容 - 528页
- 第三十五条〖出卖人取回权〗 - 528页
- 【主旨】 - 528页
- 【释义】 - 529页
- 一、所有权保留中所有权之状态 - 530页
- 二、所有权保留的登记问题 - 533页
- 三、出卖人取回权之行使 - 537页
- 【适用】 - 537页
- 一、注意所有权保留约款的形式 - 542页
- 二、发票上的记载作为所有权保留公示的问题 - 543页
- 三、所有权保留的登记事项问题 - 544页
- 第三十六条〖取回权的限制〗 - 544页
- 【主旨】 - 544页
- 【释义】 - 544页
- 一、我国现行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 - 545页
-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 547页
- 三、所有权保留情形下善意取得的适用 - 549页
- 四、买受人履约状态对取回权之限制 - 551页
- 【适用】 - 551页
- 一、75%价款履行中违约行为的影响 - 551页
- 二、注意已支付75%价款的阻却效力 - 552页
- 第三十七条〖已取回标的物之再出卖〗 - 552页
- 【主旨】 - 552页
- 【释义】 - 552页
- 一、所有权保留中买受人的期待利益 - 553页
- 二、买受人的回赎权 - 556页
- 三、标的物的再次出卖及相关问题 - 560页
- 【适用】 - 560页
- 出卖人行使取回权是否须采公力救济方式 - 564页
- 第七编‖特种买卖 - 565页
- 第三十八条〖分期付款的界定及无效特约〗 - 565页
- 【主旨】 - 565页
- 【释义】 - 567页
- 一、分期付款买卖的功能和制度构造 - 568页
- 二、我国分期付款买卖制度的评析 - 573页
- 三、分期付款买卖中消费者的特别保护 - 575页
- 【适用】 - 575页
- 一、注意未作相关约定时的处理 - 578页
- 二、注意受保护之买受人的范围 - 579页
- 第三十九条〖解约扣款的规制〗 - 579页
- 【主旨】 - 579页
- 【释义】 - 580页
- 一、合同解除及其法律后果 - 581页
- 二、合同解除后买受人已付价金的处置 - 583页
- 【适用】 - 583页
- 一、注意对扣款约定的审查 - 586页
- 二、标的物使用费证明问题 - 587页
- 第四十条〖样品质量与文字说明不一致的处理〗 - 587页
- 【主旨】 - 587页
- 【释义】 - 588页
- 一、样品买卖的法律构成 - 589页
- 二、样品的封存与说明 - 595页
- 【适用】 - 595页
- 一、外观及品质未发生变化的理解 - 599页
- 二、注意买受人的违约救济问题 - 600页
- 第四十一条〖同意购买的推定〗 - 600页
- 【主旨】 - 600页
- 【释义】 - 600页
- 一、同意购买推定的意义 - 601页
- 二、同意购买推定的性质 - 603页
- 三、同意购买推定的期间 - 606页
- 四、同意购买推定的生效 - 607页
- 五、同意购买推定的效力 - 608页
- 【适用】 - 608页
- 一、正确认定买受人的支付价款行为 - 609页
- 二、正确认定买受人的非试用行为 - 610页
- 三、正确认识同意购买推定的可撤销性 - 612页
- 四、正确保护买受人在试用期间的期待权益 - 613页
- 第四十二条〖试用买卖之排除〗 - 613页
- 【主旨】 - 613页
- 【释义】 - 613页
- 一、试用买卖的特征 - 614页
- 二、试用标准买卖不是试用买卖 - 618页
- 三、第三人试验后买卖不是试用买卖 - 620页
- 四、保留换货买卖不是试用买卖 - 621页
- 五、保留退货买卖不是试用买卖 - 621页
- 【适用】 - 621页
- 一、正确区分试用买卖和试用标准买卖 - 622页
- 二、正确区分试用买卖与样品买卖 - 623页
- 三、正确区分试用买卖与送货选购买卖 - 624页
- 第四十三条〖试用买卖使用费〗 - 624页
- 【主旨】 - 624页
- 【释义】 - 624页
- 一、试用期间法律关系的性质 - 625页
- 二、试用期间使用费的承担 - 630页
- 【适用】 - 630页
- 正确认定试用期间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 631页
- 第八编‖其他问题 - 633页
- 第四十四条〖抗辩与反诉〗 - 633页
- 【主旨】 - 633页
- 【释义】 - 635页
- 一、合同诉讼中的抗辩与反诉 - 636页
- 二、合同诉讼中的事实抗辩与权利抗辩 - 645页
- 【适用】 - 645页
- 一、正确行使对抗辩与反诉的释明权 - 650页
- 二、正确处理抗辩与举证责任的关系 - 651页
- 第四十五条〖权利转让等有偿合同之参照适用〗 - 651页
- 【主旨】 - 651页
- 【释义】 - 657页
- 一、权利转让的特征及其结构 - 658页
- 二、权利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 - 663页
- 三、其他有偿合同的法律适用 - 674页
- 第四十六条〖本解释效力和溯及力〗 - 674页
- 【主旨】 - 674页
- 【释义】 - 674页
- 一、本解释的效力 - 679页
- 二、本解释的溯及力 - 686页
- 【第四部分·对照表】 - 693页
- 本司法解释与相关法条对照表 - 695页
- 后 记 - 717页
/720

显示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