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全文    标题或全文  |   精确查询    模糊查询
标题:
全文:
制定机关:
全部
文号: 例如:国税发 2009 2号
公布日期:
格式:YYYY-MM-DD,例如:2015-07-06
施行日期:
格式:YYYY-MM-DD,例如:2015-07-06
主题分类:
全部
效力等级:
全部
搜索 清空
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
属性标签 法律沿革

  
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9号


  《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已经2023年6月27日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9月21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3年10月13日

  


  
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


  
(2023年6月27日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2023年9月21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申报、确定与撤销

  第三章   保护规划

  第四章   保护措施

  第五章   传承与利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促进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利用,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申报、确定、撤销、规划、保护、利用、管理等活动。

  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申报、确定、撤销、规划、保护、利用、管理,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法律法规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古树名木、传统地名等的保护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应当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价值导向、应保尽保,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多方参与、形成合力的原则。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及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所辖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及监督管理工作。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配合实施保护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做好保护、利用工作。

  第五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委员会,统筹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

  市、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辖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发展改革、行政审批、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文化和旅游、城市管理、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交通运输、教育、体育、公安、民政、生态环境、水行政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六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建由建筑、规划、文物、历史、文化、土地、消防、经济、民族、宗教和法律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咨询专家库,对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保护利用措施等进行论证或者评审,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第七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本级预算安排、争取上级资金和吸引社会资本等多种渠道积极筹措历史文化保护资金,专项用于相关的保护、利用、奖励及管理工作,并接受审计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八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投资、提供技术服务、志愿服务或者提出建议、提供保护信息等方式,依法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监督、宣传等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损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行为进行劝阻、投诉和举报。

  
第二章  申报、确定与撤销


  第九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实行保护名录制度。由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职责会同同级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文物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和调整,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条 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由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申报,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市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

  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作为储备项目库,应当优先申报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

  第十一条 申报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存有一定数量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相关联;

  (二)传统风貌建筑相对集中,基本反映冀南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三)基本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第十二条 申报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说明以及相关影像资料;

  (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清单、影像资料及其说明;

  (四)保护范围、目标、要求以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五)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申报的决议。

  第十三条 申报市级传统村落,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历史建筑等集中分布或者总量达到一定规模,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二)村落选址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村落格局鲜明并且保存良好,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拥有比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或者地域特色鲜明,传承情况良好。

  第十四条 申报市级传统村落,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传统特色和传统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村落选址和村落格局的现状说明以及相关影像资料;

  (三)能够体现传统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风貌的现状说明以及相关影像资料;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清单、影像资料及其说明;

  (五)保护范围、目标、要求以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六)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申报的决议。

  第十五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并向社会公布监测评估结果。

  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遭到严重破坏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濒危警示,通过官方网站、报刊、新闻媒体等平台进行公示,并责成有关单位和个人采取补救措施,限期整改。

  整改期限届满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市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审核未通过的,报市人民政府公布撤销其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或者传统村落称号,并可以终止对与之相关项目的支持。

  第十六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

  (一)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相关联,在城市发展与建设史或者某一行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

  (二)反映一定时期典型的建筑设计风格,建筑样式与细部等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
保存检索条件
X
添加标签:

给这组订阅条件设置标签名称,可以更加方便您管理和查看。

保存条件:
分享
划线
批注
分享
投稿
划线
选择文字与已标注内容“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
重复,继续标注将覆盖上次标注内容
是否继续?
标题:2015-03-02—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法信标注 编辑 删除

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

微信“扫一扫”
法信App“扫一扫”
操作提示
对不起,您未登录或没有权限,不能进行操作!
关联法条X